➕7 SELF-
一定会取代你的工作
锻造者:加七
开
场
INTRO
近期,互联网顶流莫过于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公司开发的智能聊天机器人程序。
强大的语言能力,使其写新闻、写金融研报、甚至写诗,都不在话下。近期还有新闻报道称,在沃顿商学院商业管理考试中,获得了很高的分数。
对而言,写文字是最在行的,现在更让人吃惊的是,它的编程能力也相当强,甚至可能超过一般的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从前端做到后端,它发展的速度和程度确实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对于各领域问题侃侃而谈的神奇能力,让其上线仅两个月,月活用户突破1亿,成为史上用户增长最快的消费级应用。
网友们除了找乐子调侃之外,关于是否会替代人类的行业和岗位的焦虑,也成为逃不过的话题。
TIME
Q1.你一定会失去你的工作
回看近代的数次工业革命,每一次生产工具的革新,带来了数倍于之前的生产效率,也带走了该岗位工人的面包来源。
回到当下:
现在AI发展毫无疑问会对很多行业产生冲击,除了可以预见的大量的初级岗位和基础性工作容易被取代,比如客服等,传统意义的技术类岗位,也变得岌岌可危:
。。。。。。
可以预见的未来,我们,和18世纪,被蒸汽机赶下流水线的伦敦工人,并没有区别。
Q2.与其焦虑会被取代,不如学会驾驭
@风将起,何不造一双翅膀,御风而行?
“看到他会取代的工作,也要看到他创造的工作”
蒸汽机的出现,直观而言也创造了生产蒸汽机、销售蒸汽机、维修蒸汽机。。。等一系列工作。
看待AI产业的发展,个人也需要战略眼光和长远布局。
从AI产业研发岗位本身,到洽谈AI产品的投资、产品的商业化、客户需求设计、相关运维等等,也会诞生一批新的岗位。
“不加入,也可以利用它”
新技术的浪潮不是人力可逆的情况下,就要成为行业里第一批学习新技术的人。
基础的,在你的岗位,人工智能能帮助你做什么?使你在工作中更加多产、高效。
进一步,这种帮助是否能够规模化?产业化?
利用它让你“失去”你原本就不想做的那一部分工作。
学习他,不是让你因为他的强大而惧怕,而是为了更好利用它的强大。
Q3.如果不能驾驭,至少请先学习
@面对任何一个竞争者,相较于打败他,更重要的是学习他
“学习之所以是他的原因”
做任何行业可能都需要一定的天赋,但靠努力一定能超越80%的人。
之所以这么牛,就是因为他被灌输了庞大的知识。
当然,人脑还没有发展到可以一键承载如此多知识的程度。
但道理回归到人也是一样的,你做任何事情,你的熟练程度一定是和你的工作时间相关的。
与其抱怨人工智能会成为最优秀的1%,不如思考如何成为剩下的19%。
当你做一件事情没有突破的时候,先反思一下是不是自己训练量不够。
“学习不能是他的原因”
鱼注定没有猴子会爬树,猴子也注定没有鱼会游泳。
扬长避短,从来不是逃避,而是明智。
类比来看,麦肯锡咨询机构指出,目前,需要情感和人际沟通的能力的工作短时间很难被替代。
情感类的工作,比如心理咨询,婚姻顾问等职业,需要具有同理心和共情才能满足情感需要的,很难取代。
强调人际沟通能力的职业,比如tony老师、营销师、戒瘾师等职业也很难取代。
自我表达是刚需,我们天生需要别人情感的认同和重视。
这一点,还做不到如人类这般细腻且多变的情感。
王小波有句话讲得到位:“人可以获得智慧,而且人类的智慧总在不断地增长之中。假如把这两点排除在外,人活着就真没什么意思了。”
此外,技术背后是人,而人是有想法、有意图的。
就像人工智能不会取代会计,毕竟他会做账,但不会做假账(狗头。
最后一句话:
与其担心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自己,不如思考如何成为不被取代的那个人。
这里是加七
一个月亮与六便士都要的人
想要拼命让实力配得上野心
又想要不错过转瞬的美好
所以在一直修炼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