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出现会不会导致底层程序员失业?
答案是否定的。为什么这么说?
毕竟它只是一个工具,况且AI当不了背锅侠。
这个理由不够充分?你先别急,下面还有另外的理由:
程序员的核心不在于实现一个功能甚至不在于写出代码,而在于编程思维。
编程思维包含了结构化思维、推演逻辑、算法、数学、架构、工作经验等等,是一个复杂的事物
中的GPT( Pre- )是一种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可以帮助计算机理解和生成人类语言,但它不能替代程序员。程序员需要编写代码,而GPT只能处理文字。
的确可以给出特定问题的解法,但应用到具体的环境、具体的问题还是需要人去解决的。
还有人带着这个问题“采访”了,的回复是“我不能从事职业”,“我是工具”
关于失业率,认为自己是赋能型的 ,“而不是要取代人类”。
别怕,是“友军”。
不少用户称赞它“节约了查资料和整合材料的时间”、“简单的编程任务几乎无需修改”。
其实,可以被看做是一个智能助手,或者一个聪明的秘书,非常擅长分析、整合既有的知识,并通过人机对话的方式不断生成文本内容。
它的优势大家都赞不绝口,可凡事都不会十全十美,优势越耀眼,缺陷自然也会暴露,那它存在什么缺陷?
在问题有风险的情况下,会拒绝回答问题。
对措辞很敏感,有时对一个短语或含糊不清的问题、提示会没有反应,要求你表述清楚。
可能会存在内容数据不真实。面对含糊问题或论述性问题时,为了让自己的回答更具信服力,会选择对其生成的部分内容进行造假,所以其真实性是有待考量核实的。
容易受外界信息的影响。具备学习能力,模型能够记住此前与其他用户的对话内容并复述。这就导致用户能够轻易干预对于问题的判断与回答。
只是根据它掌握的资料,把答案整理好,靠不靠谱尚且要靠人来做判断。
那么,现在不会取代人类,未来也不会吗?
这就取决于大家应用的方式,以及对它的依赖程度。
“能够被取代,是因为自身不够强大。”
在美国,北密歇根大学一名学生使用生成的哲学课小论文“惊艳”了教授,得到了全班最高分。
还有调查显示,89%的美国大学生承认使用做家庭作业,53%的学生用它写论文,48%的学生使用完成测试。
这些行为也能看出这部分人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的退化。本身是一个辅助型工具,如果对它过分依赖,就会丧失主动创造的思维。
在职场中同理,如果依赖某一个工具或单一技能,止步不前,不愿意主动学习和思考,那无论从事什么职业,终将被淘汰。
无论是在校生还是职场人的身份,唯一可持续的竞争力,也是可以掌握的竞争力,只有:自我学习。毕竟安全感是向内而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