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绘画成功引起了人类的注意。
刚刚过去的10月,一大波由AI创造的画作攻陷了网络社交平台。在B站、小红书等软件搜索“AI绘画”关键词,相关的作品展示、技术分享及话题讨论随处可见。根据百度搜索指数,这股热潮还在震荡上升中。
图源:百度指数
从一幅幅充满视觉张力的图片来看,AI绘画的实力已经不亚于人类艺术家,甚至可以说是更胜一筹。面对这样的现实,普罗大众在震撼,美术学生在担忧,而更多职业画师则是处在一个尝试和思考的阶段。
与此同时,不少业内人士也展开了对这项新技术的商业价值的探索,争先寻找隐藏在迷雾中的财富密码。不过,和所有的新兴技术一样,AI绘画价值落地的过程也注定不会一帆风顺,目前已经出现的版权争议等问题,都会是行业下一步发展的阻力。
AI抢不走画师的饭碗
一个完全没有绘画基础的人,只需在屏幕上输入一段文字,分分钟就能够创作出下面的画作。这不是科幻作品里的想象,而是真正的“科技与狠活”。
图源:6pen
如果说AI绘画是一种魔法,那么输入的文字就是其对应的咒语,这些文字在国外的工具中被称为,汉化过来的意思就是关键词。以上面这张图片为例,它的就是“梦幻的夜空,闪烁着星星,巨大的粉色桃子云彩,远处的高塔和迷你城市 ”。
觉得打这些字还挺费功夫?这其实已经是AI绘画耗时最多的一个步骤。在此之后,你需要做的事就是点击生成按钮,然后等待几分钟就能够得到一幅作品。相比艺术家动辄就累月经年的创作,AI绘画的过程只在弹指须臾间。
这也正是当前AI技术对人类最大的意义——提高效率。
自谷歌的击败人类冠军棋手后,我们对于AI决策能力的质疑就画上了句号,从数据分析、生产管理到自动驾驶等,我们开始把许多领域的控制权都交到AI手里。
绘画领域本是人类为数不多的自留地之一,直到近期也终于开始失守。AI绘画的核心技术是Text to Image的生成模型,这一构想最初只是出现在学术界的论文里,直到去年下半年才有国外的研究人员将之开发成工具。
短短一年时间内,全球范围内的AI绘画工具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这其中既有科技龙头的抢先布局,亦包括初创企业的创新博弈。
亿欧整理发现,目前国外主流的AI绘画工具各有千秋:有些工具是完全开源免费的算法模型,就像手机界的安卓系统,可以让其他人进行二次开发;有些工具基于社区运行,不但操作门槛低,还可以共享,创作氛围良好;有些工具则在图像类型和细节上有独一无二的优势。
可国外软件存在一个共性问题,那就是从操作界面到输入只支持英语。这对于喜欢钻研的极客不是挑战,但是对那些因为猎奇心理来体验AI绘画的国内用户来说,却是一个不易跨过的操作门槛。
企业级解决方案服务商琢磨琢磨的视觉组负责人赵丰是一名资深的AI绘画爱好者。他告诉亿欧,国产的AI绘画工具是新手更好的选择,尽管这些工具在生成效果上可能不如国外,但是,方便的登录入口,友好的操作界面,以及更为重要的汉化输入,都是国产软件无与伦比的竞争力。
有些朋友或许会奇怪,为什么汉化输入这么重要?直接用翻译软件不可以吗?
这和AI绘画的局限性有关。
理论上来讲,AI绘画的步骤只有三步——创意构思、输入和图像生成。但令人无可奈何的是,用户往往不可能一次性就得到称心如意的作品。
这是因为在AI绘画过程中,人类需要靠和AI进行沟通,但是,单纯依靠文字去描述想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三分春色描来易,一段伤心画出难”,尤其是当我们想要通过作品表达画面内容之外的东西时,更是如此。
另外,AI绘画本身也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即使输入同样的关键词,每次也会生成不一样的作品。这样的随机性有利有弊,它可以给缺乏灵感的用户无穷无尽的参考,却也能让有明确要求的用户捶胸顿足。
在琢磨琢磨创始人王斯旻的眼里,AI就像是一个聪明伶俐、思维发散但是很不听话的学生,画出的东西可能充满惊喜和亮点,但是有时候会和甲方的定制需求南辕北辙,这个时候就需要画师去“谆谆教诲”,不断完善自己的。
事实上,一幅成功的AI绘画作品,其往往不是简单一句话,而很有可能是“长篇大论”,包括内容、构思、画面风格、艺术家等多个维度。为了帮助缺乏经验的新手,许多AI绘画工具也把这些维度设置成了自定义步骤。
然而,在变得复杂的同时,AI绘画作品内容的不可控性也会水涨船高,往往看起来会有一些怪诞之处,比如在呈现完整人体的时候,就有可能缺胳膊少腿。这些细节无法通过精准调控,用户只能花时间去筛选符合人类审美的作品。
图源:6pen
AI绘画出圈后,网络上热度最高的一个话题就是:AI会不会取代画师?
王斯旻告诉亿欧,AI创作实际上是一个人机协作的过程,我们不能忽略人在其中起到的重要作用。AI绘画现在在创作领域扮演的更多是一个“蓝领”的角色,它可以帮助人类完成一些基础性的工作,让画师将更多精力集中在创作上。
AI画作里的金矿
当你还在惊异于AI绘画的神奇时,有人已经用它赚到了第一桶金。
有许多网友都在网络上爆料称,自己已经通过出售AI绘画作品赚到了钱,有些人甚至已经可以月入万元。根据网友的消息,这些AI画作最终流向的是线下广告、品牌营销以及数字藏品等对于艺术效果图有大量需求的场景。
有需求的地方就有市场。作为一项尚在普及阶段的新技术,因为AI绘画存在一定的上手门槛,所以许多画师在授人以鱼的同时,也打起了授人以渔的主意——开始制作AI绘画工具的教育产品,相关教程和资源在电商以及社交平台上比比皆是。
图源:淘宝截图
这也是大势所趋,考虑到AI绘画在成本、效率和质量方面的优势,这项技术的应用也正在从C端上升到B端,许多公司都将AI绘画加入到了自己的工作流中,用来优化相关的业务流程。
换句话说,AI绘画正在成为画师的职业技能之一,它甚至在重新定义这个职业。
之前在某招聘平台上甚至已经出现不要求绘画能力的插画师岗位,其工作内容是“使用AI(人工智能)绘图生成不同风格的插画,筛选后精修”,被网友吐槽是在给AI打下手。
图源:网络
调侃归调侃,AI绘画对于相关行业生产关系的影响却是实实在在的,从技术端、产品端到应用端,一条新生的产业链正在给商业社会注入新的活力,带来更多的财富密码。
目前,绝大多数的AI绘画产品都是可以免费使用基础服务,付费使用高级定制服务。免费的基础服务是为了进一步扩大用户基数;而付费服务也是必要的,因为提供在线的AI绘画工具需要用到显卡服务器,维持免费的服务是需要巨大成本的。
在元宇宙产业观察者晓梦(化名)的眼里,AI绘画的商业模式现在还是处于比较早期的探索阶段,从细分模型的测试训练,到差异化产品的设计和上市,再到融入不同领域的工作流,链条中的每一环都还有很大的价值潜力,需要用时间去挖掘。
不过,AI绘画以及其背后的AIGC赛道的价值是不可限量的。
所谓AIGC,是指人工智能自主生成内容的技术,这个概念在国内出圈还是在今年的百度世界大会上。在李彦宏的眼里,AIGC或许将颠覆现有内容生产模式,实现以“十分之一的成本”,以百倍千倍的生产速度,去生成AI原创内容。
公开数据显示,在未来2-3年间,AIGC的初创公司和商业落地方案将持续增加;到2030年,AIGC市场规模或将超过万亿人民币。
图源:量子位
这样的风口自然也获得了投资人的青睐,仅在刚刚结束的10月,国外就有 AI、两家初创人工智能企业拿到了超过1亿美元的融资,估值双双超过10亿美元,成为两只全新的独角兽企业。国内首家生成式AI平台也在上个月完成了数百万美元的天使轮融资。
潮水下的暗礁
万事万物都逃不过一体两面的规律,当AI绘画这种未来科技照进现实后,也对当下社会规则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的争议、问题和思考。
首先是AI绘画在模型训练阶段存在的侵权争议。
当下,几乎所有的AI绘画平台都支持模仿艺术家画风的功能,只要在加入艺术家的名称,便可以生成对应其风格特点的画作。这是因为AI绘画的基本原理,就是让AI以大量的人类作品为资料,去学习文字描述和艺术画面的关联。
以风靡二次元圈的为例,这款AI绘画工具之所以特别擅长生成二次元画风的作品,就是因为开发人员用日本知名漫画网站Pixiv上的图片给AI模型来了一次“二次元特训”。
但是,很快就遭到了一大波日本画师的集体抵制,因为开发人员并没有从创作者那里得到这些图片的使用授权。同样的,其他AI绘画平台在训练自己的AI模型时,或多或少也存在未经艺术家授权就将其作品作为AI学习资料的情况。
在一些人类艺术家看来,AI绘画这种“私自学习并模仿画风”的行为,就是对自己知识产权的侵犯。
然而,在人类传统的观念中,学习这种行为是不能算做侵权的。按照国内相关法律的规定,画风算是思想范畴,也不在版权的保护中。虽然AI绘画学习和模仿的主体发生了改变,但是以现有的规则还是很难去界定其是否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