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想象未来看病的时候,你的医生是一台人工智能机器人吗?这似乎是科幻电影中的情节,但最近,这种可能性正在变得越来越真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吴承瀚团队最近在《数字医疗》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他们用ChatGPT通过了中文执业医师执照考试。这位生成式AI不到半年时间就通过了美国执业医师考试,现在又通过了这场含金量很高的国考。
那么问题来了,生成式AI在各个领域都大展身手,会取代医生吗?让我们先来看看ChatGPT是如何通过中文执业医师执照考试的。
执业医师执照考试分为实践技能考试和笔试两部分。在实践技能考试环节,吴承瀚团队将10道病史采集题目发给ChatGPT,并请了两位医学生共同作答,最终将三位不署名的答案交给3位医生评审打分。ChatGPT拿到了11分,虽然不算高,但已经通过了。团队发现ChatGPT能够详细覆盖所有临床问诊的内容,并抓住问诊重点。
接下来是笔试环节,团队用过去3年的中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测试ChatGPT,发现它能正确回答约72%的题目。这个分数高于80%以上的中国应试医学生。这样的成绩让吴承瀚感到惊讶,他认为这并不是因为人工智能通过了医师执照考试这件事,而是因为以英语为主要训练语言的ChatGPT,并不是针对任何考试而训练出来的专业模型,同样能通过中国考试。从最后的结果看,ChatGPT在知识类和逻辑类的题型上得分率接近,换句话说,当它被针对性训练后,得分会更高。
那么,生成式AI会取代医生吗?答案并不是那么简单。虽然ChatGPT能够通过医师执照考试,但它并不能完全替代医生。医生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和技能,还需要人性化的关怀和沟通能力。此外,医生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而这是人工智能无法做到的。因此,虽然生成式AI在医疗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医生,医生仍然是医疗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总之,生成式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广阔的,但它并不能完全取代医生。医生仍然需要具备人性化的关怀和沟通能力,以及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未来,生成式AI和医生将会共同发挥作用,为人类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