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线ai绘画软件 AI画作拍出300万元,AI绘画还有更大的商业价值

AI资讯1年前 (2023)发布 fengdao
36 0

四、智能绘画代表机构及其产品/解决方案与应用案例

谷歌——在线绘画工具: 用图像识别、机器学习技术将个人涂鸦简笔画转化为具体可以区配的物体,帮助完成化作。

英伟达——图像创建算法: 英伟达在 GTC 2019 大会推出 ,通过对一百万张图像的训练,该工具软件能基于生成对抗性网络,将潦草的几行线条在几秒内变为壮观的实景图片。目前, 有三种工具:油漆桶,钢笔和铅笔,屏幕底部是一系列输出对象。用户只需绘制自己的分割图并生成场景,用沙子,天空,海洋或雪等标签标记每个部分,深度学习模型将填充景观。修改也非常简单,比如将片段标签从“草”交换为“雪”,整个图像就将变为冬季场景,以前的绿叶树也随之变化。可以成为从建筑师和城市规划者到景观设计师再到游戏开发者的每个人创建虚拟世界提供强大的工具,通过人工智能,这些专业人员可以更好地制作想法原型并快速更改这些场景。

马里兰大学和Adobe——机器学习系统: 系统通过自我监督学习,将未标记的数据与少量标记数据结合使用,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根据有限的图像数据,生成达芬奇、梵高、维梅尔风格的画作。团队通过对系统的动作状态(即画笔的配置,如长度、方向和画笔的大小)进行数学建模,并将失败的目标状态替换为最终状态,生成了一个带有正面奖励的配对语料库,并将其提供给人工智能模型,使其学会以期望的艺术风格绘制参考图像。该模型能够在一台装有16核处理器和英伟达GTX 1080芯片的电脑上,在不到一分钟的时间内,以2万笔画制作出像素为的图像。

清华大学——人工智能作画系统AI : 2017年该系统已经可以利用搜索引擎得到画作内容,根据美学风格( Style)、色彩搭配(Color Theme)、构图方法(如三分构图、对角线原理)等因素,来重新调整作画风格,还可以通过选择不同流派(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抽象派、至上派、中国水墨画等)来改变笔触等作画细节。未来还希望将利用海量的互联网数据,通过GAN网络建立文本内容与图像内容之间的联系,来自动生成作画内容。

阿里巴巴智能设计实验室——智能广告设计系统“鹿班”(原“鲁班”): 该系统能基于算法和大数据,根据用户的行为和偏好,智能生成并投放广告,为用户做大规模的、个性化的商品推荐。手机淘宝首页焦点图片就是由机器生成的,还会根据用户点击结果自动调整。因为一张广告设计图片是像素组成的“信息”,利用机器把商品、文字和设计主题进行在线合成,这样每张广告图片就带上了商品信息,可以根据消费者偏好进行个性化设计。2017年,鲁班智能设计师在双 11 期间为阿里绘制了 4.1 亿张各不相同的个性化广告图。

美图——绘画机器人Andy: 2 017年美图公布了美图影像实验室MTlab的2个人工智能技术成果:绘画机器人Andy和机器重建图片技术。其中,绘画机器人Andy的实现需要的技术包括MTlab的人脸技术()、图像分割技术()、影像生成技术()。影像生成技术核心是基于MTlab自主研发搭建的生成网络Draw Net,通过大数据和深度学习,Draw Net可以构建绘画模型,这些模型包括大到构图、小到笔触的不同层面的艺术风格和绘制规则。

五、智能绘画中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局限性

1. 机器的情感分析、理解能力较弱。

2. 机器学习能力有限,面对较抽象的画作,可能生产出偏离客观事实的作品。

3. 不同领域的绘画作品难以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

4. 人工智能画作会使人类艺术创造的价值降低。

离线ai绘画软件_插画离线_画离线歌曲

5. 部分观点认为人工智能画作不能算作艺术品。

6. 人工智能画作不具有艺术情绪。

7. 人工智能绘画作品的版权归属模糊。

8. 原创度低的绘画模仿易侵权其他作者的作品。

六、智能绘画产业发展趋势

1. 通过算法设计模拟更完美的笔触效果。

2. 设计更具有艺术表现力的智能绘画系统。

3. 通过在线实时运算和离线精准数值计算的混合模拟达到更符合事实的绘画效果。

4. 通过色彩平衡与算法矫正对次生的闪烁损伤进行算法修护,使色彩饱满、色调统一。

5. 针对用户个性化习惯进行自适应调整。

6. 通过智能绘画启发更多艺术家的创作灵感。

7. 推进传统手绘与人工智能绘画,两者扬长避短,互为补充。

插画离线_离线ai绘画软件_画离线歌曲

8. 风格迁移算法模型与参数需要进行优化设置。

9. 面向交互式电子书画创作的算法研究和与相关软件平台的研制。

10. 由静止的图画向运动的动画等形式发展。

* 本文为「智周」系列报告「核心版」,相应「深度版」的推出计划将在后续公布,敬请大家关注。针对「绘画创作中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这一主题,有哪些方向或主题,你希望在报告深度版中读到更详细的阐述与分析,欢迎留言,这将成为我们制作报告深度版的重要参考。

关于「智周」系列报告

机器之心「智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报告系列重点关注现有人工智能技术应用较成熟且应用潜力较大的正在进行智慧升级的传统行业及场景,逐行业、逐场景为产业用户高效而不失深度地呈现不同人工智能技术的产业落地现状、企业案例、技术应用趋势等。「智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报告系列包含核心版及深度版两个版本:

核心版浓缩精华分析内容至2页内,覆盖重要数据、分析结论及案例简述,以供使用者高效系统地了解人工智能技术在自身所关注产业内的潜在机会。

深度版在核心版的基础上,包含详尽的行业或场景痛点分析、技术解读、落地案例详解及资料附录等,以供有深度研究需求的使用者进行深入探究。

机器之心Pro

追动态 | 查数据 | 找资源 | 读报告 | 做调研

机器之心Pro 是基于「机器之心团队构建的百万级规模人工智能知识图谱及结构化数据库」搭建的人工智能领域专业信息平台。

目前已上线五个模块:、新闻数据库、行业数据库、人工智能知识库和深度精选,覆盖 38 个技术领域及 55 个智能应用领域。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