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爆火这半年:热钱、巨头与监管

AI资讯2年前 (2023)发布 fengdao
50 0

经历了半年的AI洗礼,科技行业中每个人都处于一种“应激反应”的状态,紧张、刺激、压力不断。这种反应是生物为了适应环境、确保生存所产生的一种自然反应,可以是短暂的,也可以是长期的。

7月26日,OpenAI官方推特宣布,安卓版ChatGPT已在美国、印度、孟加拉国和巴西提供下载,并计划在近期推广至更多国家。ChatGPT正在拓展渠道,获得更多的用户和更强的使用粘性,生成式AI的浪潮在持续推高。

7月初,上海的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上,一位大模型创业公司的技术人员正在展厅里穿梭,她计划为公司寻找一个性价比高的国产芯片解决方案,用来做大模型训练。

“我们有1000张A100,但完全不够。”她告诉虎嗅。

A100是英伟达的一款高端GPU,也是ChatGPT生长的硬件基础。一些公开数据显示,在训练GPT系列模型的过程中,OpenAI所使用的英伟达GPU数量约2.5万个。由此,要做大模型,要先评估能拿到多少张A100的显卡,几乎成了这个行业的惯例。

哪里有GPU?哪里有便宜算力?这只是2023WAIC大会上众多问题的缩影。

过去半年里所有被“应激”到的人,几乎都渴望能够在这场“盛会”中找到更多关于AI的答案。

一家芯片展商的技术人员告诉虎嗅,在WAIC大会的几天里,他们的“大模型”展台前,来了好些产品经理,他们希望在这里为公司的大模型业务寻找产品定义。

5月28日在中关村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大模型地图研究报告》显示,截至5月底,中国10亿级参数规模以上的大模型发布了79个。在此后的两个月里,又有阿里云的通义万相、华为云的盘古3.0、有道“子曰”等一系列AI大模型发布,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内的AI大模型已超过100个。

国内企业争先恐后发布AI大模型的动作,就是“应激反应”最好的体现。这种“反应”带来的焦虑,正在传导给行业里几乎所有相关人员,从互联网巨头的CEO到AI研究机构的研究员,从创投基金合伙人到AI公司的创始人,甚至是很多AI相关的法律从业者,以及数据、网络安全的监管层。

在这个充满“应激反应”的时代,我们需要更加深入浅出的思考,更加有趣动人的表达方式,来探讨AI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它们对我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影响。让我们一起努力,创造更加优秀的内容,为AI时代的到来做好准备。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