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劳工组织表示,人工智能对职业女性的威胁比男性更大。
发达国家超过 5% 的工作岗位可能会因人工智能驱动的自动化而被消除,而在低收入国家,可能只有不到 0.5% 的工人受到影响。这是国际劳工组织(ILO)的结论之一,该组织最近发布了一份题为“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就业:对就业数量和质量的潜在影响的全球分析”的报告。
与人们普遍担心灾难性经济崩溃相反,该报告提出了更加平衡甚至乐观的结果。
ChatGPT和Claude等聊天机器人应用程序中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一直是工作岗位流失问题的焦点。国际劳工组织与过去进行了比较,称这种担忧让人想起 1900 年代初移动装配线和 20 世纪 50 年代大型计算机引发的担忧。然而,该报告提出了令人放心的观点,称“大多数工作和行业仅部分接触自动化,因此更有可能被人工智能补充而不是取代。”
除了失业之外,该组织还考虑了就业机会的增加——人工智能可以提高工人生产力的方式。在这里,高收入国家超过 13% 的公民可以受益,而低收入国家这一比例约为 10%。
但对于所有人来说,情况并不是那么光明。该报告确实强调了某些风险较高的职业。具体来说,办公室管理工作被认为是最脆弱的,研究指出,“受 GenAI 影响最大的职业……是文书工作,其中大约四分之一的任务高度暴露于潜在的自动化。”
这可能会产生更广泛的影响,尤其是对女性而言。报告指出,“全球女性就业人数中,有 3.7% 从事可通过生成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自动化的工作,而男性就业人数中这一比例仅为 1.4%。” 这种明显的差距源于女性在自动化前沿的文书和服务角色中所占比例过高。如果没有适当的政策,不成比例的失业可能会抹杀妇女劳动力参与方面取得的进展。
尽管国际劳工组织报告的结论是经过衡量的,但许多美国人仍然保持警惕。皮尤研究中心的一项调查发现,32% 的美国人认为,人工智能在未来二十年对工人来说弊大于利。这种担忧延伸到了人工智能在招聘中的作用,71% 的美国公民反对人工智能驱动的招聘决策。对隐私侵犯的担忧,尤其是人工智能收集大量个人数据的担忧非常猖獗。
就连 Stability.AI(世界上最先进的开源图像生成器 Stable Diffusion 背后的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也表示,他相信,由于人工智能,在不久的将来,作为有偿工作的编码工作将几乎不存在。
然而,人工智能的潜在经济优势是不可否认的,该技术预计将为全球经济增加超过 4 万亿美元。许多专家对人工智能未来的贡献仍然持乐观态度,国际劳工组织的报告也呼应了这种观点,表明虽然工作的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但就业机会将持续存在。
然而,工人并不是被动的观察者。SAG-AFTRA 组织的罢工等引人注目的行动特别指出了人工智能在好莱坞的使用,凸显了人们对人工智能融入各行业日益增长的担忧。
国际劳工组织总结道:“在工作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本质上既不好也不坏。它的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技术的管理和监管方式。”
当我们驾驭这一新技术格局时,挑战不在于抵制人工智能,而在于负责任地利用其潜力。
国际劳工组织甚至透露,它在研究和起草报告的部分内容时使用了人工智能辅助,但其作者并没有面临风险——报告的大部分内容都来自人类思维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