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日,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首次以云端峰会的形式举办。虽然少了亲临现场的体验,但是云上会议却让AI有了更多发挥的空间。本届大会,微软小冰可以算是最忙的AI之一了。
刚刚从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小冰,完成了WAIC开幕式主题曲《智联家园》的作曲,并与其他三位AI:小米小爱,百度小度,泠鸢共同演唱了主题曲。同时,依托微软小冰人工智能技术,微软与华人运通宣布共同在高合汽车上落地全球首个主动式人工智能伙伴,致力于从智慧车机的前装设计阶段开始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上海音乐学院毕业,微软小冰“进军歌坛”
在人工智能创造方面,微软小冰一直走得很靠前。每年WAIC,小冰都会展示自己在艺术创作方面的新突破。2019年夏天,小冰从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并举办个人画展,引发了业界对人工智能创造的热议。2020年6月,小冰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音乐科技专业毕业,目前其音乐创作能力已实现包括旋律、编曲及歌词一体化的产品落地。
当受到一段文字描述或一张图片激发时,微软小冰可以创作出一首独一无二的音乐曲目,并根据其风格和节奏自动完成配器选择、编曲及歌词创作。小冰的创作在云端进行,一首三分钟左右的完整歌曲的创作时间均在两分钟之内。目前,小冰已掌握流行、民谣和古风等多种风格的音乐创作。
微软小冰演唱自己作曲的WAIC开幕式主题曲《智联家园》
此前,小冰还出版过诗集,设计过面料、服装。微软让小冰走上艺术创作之路,不是为了让AI挑战人类的创造能力,而是要借助人工智能快速学习、高并发与稳定性等特点,解决未来社会中高度定制化内容的供需矛盾。
无论是唱歌、写诗、绘画、作曲,小冰每一种艺术创作能力的背后,都对应着一条生产线,可以在不需要人力参与的情况下,用稳定的质量,极低的成本,高并发地生产内容并交付出去。
比如,今年5月,在微软与万事利丝绸共同打造的定制化专属丝巾设计及零售平台中,小冰已经可以让丝巾纹样的设计多样性达到10的26次方,并具有鲜明的特色、按需定制、以及保持高度的质量稳定性等特征。
而词曲创作、编曲演唱的生产线,已与中国联通沃音乐达成合作。依托于小冰作词、作曲、编曲的端到端音乐创作能力的终端产品已进入部署阶段。
首个主动式人工智能伙伴,加速车路城一体化
人工智能助手入驻智能汽车的合作并不罕见,不过这次WAIC,微软小冰突破了车载智能语音助手的局限,将化身“全球首个主动式人工智能伙伴”。
7月10日,微软宣布与华人运通达成战略合作,将在华人运通旗下智能纯电品牌高合汽车HiPhi上落地全球首个主动式人工智能伙伴。
高合首款量产车HiPhi将于2020年底实现小批量试生产,2021年上市交付。官方资料显示,高合汽车首款量产车将采用全球首个专属HOA开放式电子电气架构,全车拥有6个计算平台、超过500个传感器,并配备5G+V2V通信网络、1G高速以太网,以及L3级别自动驾驶能力。
华人运通董事长丁磊表示,双方联合打造的“全球首个主动式人工智能伙伴”,将拥有主动式智能和被动式智能,对于此前需要被动式人工唤醒的车载智能助理是一个升级换代式的进步。
虽然关于,双方并无过多信息透露,但是微软小冰此前在多模态交互感官方面的深耕,以及由此带来的“边听边说边看”的交互体验,都是打造主动智能的优势。可以预见的是,主动式人工智能伙伴将提供更丰富的人工智能交互体验,包括多模态交互,主动交付,带有情感的交互等等。
会上,微软(亚洲)互联网工程院院长王永东表示,人工智能与交通行业的结合主要体现在四个层面:
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如智能交通监控,城市道路网设计;二、以智能化、新能源化为代表的车辆交通工具本身的变革;三、开放共享的服务管理系统,如智能停车系统、清洁能源供应体系等;四、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为交通决策提供依据,比如智能出行决策、动态道路分配、车辆路径规划等。
目前,微软在计算机语音、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搜索引擎和知识图谱方面均有深厚的技术积累。而华人运通坚持“智能汽车、智捷交通、智慧城市”战略,旗下不仅有智能汽车HiPhi,还有在盐城开通试运行的全球首条车路协同自动驾驶智能化城市道路示范项目,以及落地上海张江的全球首个车路城一体化5G无人驾驶交通运营样板。据悉,微软和华人运通正在探讨成立联合智能计算实验室,共同探索车路城一体化发展。
“今天的人工智能有点像20多年前互联网早期的发展状态,技术发展很快,也已经开始在各个领域应用落地,但是仍旧有很长的路要走。”谈到目前人工智能所处的落地阶段时,王永东如此表示。
未来,无论是人工智能创造,还是车路城一体化的智慧交通体系,都有足够长的赛道留给微软小冰大展身手。
END
本文为「智能进化论」原创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