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科研人员在巡检机房设备。图/新华社
新京报讯 (记者肖隆平 实习生袁文倩)自2022年11月推出模型以来,将AIGC浪潮推到新的高度,其强大的内容生成能力给人们带来巨大震撼。AIGC即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是继PUGC(专业生成内容)、UGC(用户生成内容)之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自动生成内容的新型生产方式。AIGC将再次冲击我们的生活模式、思想意识和社会结构,对科技、经济、传媒、社会心理等多领域将产生深远影响。
我们应如何解析,如何理解AIGC的内容及其涌现?中国人工智能学会(CAAI)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专委会3月26日举办了主题为“多学科交叉认识AIGC”的学术沙龙,以期推动AIGC的研究和发展。来自CAAI、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等专家学者参加了沙龙活动。
将是一项颠覆性技术
作为主办方,CAAI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专委主任孟小峰在沙龙中表示,有可能成为一项颠覆性技术,将会是一种新的社会计算方式。但他也提出了三个问题希望业界能够探讨:带来的颠覆性技术变化体现在哪里?对社会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在什么地方?对交叉学科的影响在哪里?
北京苇草智酷创始合伙人、信息社会50人论坛执行主席、杭州师范大学阿里巴巴商学院特聘教授段永朝表示,AIGC来自于人工智能的古老分支NLP自然语言处理,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系列技术创新成果的有效聚合,AIGC使得内容生产的主体已经悄然从人转移到了智能算法,当然这些创新技术包括深度学习、Base模型、对抗生成网络、人工强化的反馈深度学习和注意力模型等等。
段永朝从符号学、语言学角度探讨了AIGC、AGI(通用人工智能)、GPT背后的思想。他认为,GPT算法的出现是一种颠覆性的革命,其核心在于生成的概念,如果把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各种算法看成是决策式的、分析式的一个特征,GPT之后的学习模式则变成一种生成式。
浙江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CAAI知识工程专委副主任、浙江省大数据智能计算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陈华钧认为,从计算机学科视角来看,还有很多需要努力的方向,可能在未来许多领域催生出全新的应用模式,而知识图谱对于提升大模型也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陈华钧从知识工程角度探讨背后的原理、能力。他认为AIGC时代实现了感知和认知的高度融合,而这种感知和认知高度融合的系统和人的大脑本身的运作机制应该是更加接近的。
技术最终应服务于人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浙江省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CAAI社会计算与社会智能专委委员张子柯表示,GPT之所以能够产生所谓的智能,除了大模型本身以外,它有三个基本的关键技术,情景学习,思维链和完成对人的指令的学习。
张子柯认为,AIGC有望促成个性化情感寄托,可以把个体的需求得到最大规模的释放,它能使人类跨时空的沟通成为可能,通过对每个人进行个性化的塑造,使每个人都能在数字世界体现出来。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朱廷劭认为,或者GPT4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文本的内涵。在机器学习聊天系统里如果能使机器人具有不同的人格、不同的心理状态,使得它更鲜活,这对聊天更有价值,也将是后期人工智能分析的一个方向。
朱廷劭认为,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包括预训练语言模型和大模型,或许可以提升心理学对数据处理的能力,帮助我们了解人的行为以及它背后的心理机制。除此之外,在这个基础上还可以建立真正具有情感的聊天机器人,为敬老院等提供情感陪护。但这一切都应恪守伦理道德。“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它最终应该是服务于人”。
不仅可能直接影响个体,也将对宏观政策、政府治理产生重大影响。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楠迪扬表示,给社会科学尤其是政府治理领域带来了很大的影响,目前国家已经开始训练自己的大数据模型,不久的将来会在政府治理方面有实际的落地。
张楠迪扬基于新技术对未来政府治理领域的可能性的应用场景展望,在GPT时代,政府治理领域的一些初级工作在未来有很大可能将会被替代,而GPT也将在政策的制定、执行和评估环节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甚至将变革参与式治理结构。
编辑柯锐
校对 赵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