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阿里怎么研发 阿里版ChatGPT要来了!大厂争相“上新”,ChatGPT的未来如何?

AI资讯2年前 (2023)发布 fengdao
52 0

自去年11月底发布以来,全球竞逐AI赛道。微软新必应在应用中融合,谷歌Bard推出对标大模型。国内也掀起了研发类的热潮,多家科技和互联网公司纷纷表示将开发中国本土化的。

最近,有消息传出,阿里版快要来了。

2023阿里云峰会将于4月11日在北京召开,包括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兼ceo张勇,阿里云智能首席技术官周靖人、阿里云智能全球商业总裁蔡英华在内的主要负责人将出席主论坛。

据报道,2023阿里云峰会上将正式推出阿里大模型,接下来还有各类的行业应用类模型会面世。

实际上,在刚火的时候,阿里巴巴就已向外界确认正在研发同类产品,并已进入内测阶段。

此前,就有网友发现天猫精灵上线了阿里版语音助手版,测试了15个问题,有10个的回答表现都优于竞品。一位阿里内部人士确认,大模型产品已经在阿里内部各个产品线接入并进行了内测,表现很惊艳。

值得注意的是,阿里进军AI模型可以追溯到两三年前。

2021年,阿里先后发布国内首个超百亿参数的多模态大模型m6及被称为“中文版gpt-3”的语言大模型plug,此后还训练实现了全球首个10万亿参数AI模型。

为推动中国大模型研发和应用,阿里在“魔搭”社区上开源了超10个百亿参数核心大模型,在国内创下纪录。

技术大佬纷纷“下海”

中国本土化纷至沓来

当然,阿里并不是国内第一个“上新”中国版的大厂。

今年2月,美团联合创始人、美团前高级副总裁王慧文发出“英雄帖”,宣布带资组队,打造中国的,成立北京光年之外科技有限公司,个人出资5000万美元,估值2亿美元,自有资金占股25%,引发业界热议。

动作更快的是,百度在3月16日上线新一代知识增强大语言模型“文心一言”,它能够与人对话互动,回答问题,协助创作,高效便捷地帮助人们获取信息、知识和灵感。产品一经发布,百度股价从120多港元涨到了145港元,涨幅超过10%。

另外,浪潮信息宣布已推出用于国产的AI算力产品;出门问问CEO李志飞、搜狗前CEO王小川、京东前高级副总裁周伯文、亚马逊首席科学家李沐、快手前MMU负责人李岩等技术大牛先后发声意欲投身打造中国版或。腾讯、京东等企业也已展开类技术和产品的竞逐。

chatgpt阿里怎么研发_阿里研发的芯片叫什么_阿里研发投入

意大利封禁、加拿大调查

争议不断 多国监管部门发声

国内AI研发“内卷”加剧,而在国际上屡屡撞上数据安全质疑。近日,已有多个国家的监管部门宣布或透露了将对这一技术限制使用的消息。

当地时间4月4日,加拿大隐私专员办公室官网宣布开始调查Open AI,涉及“Open AI未经同意收集、使用和披露个人信息”的指控。

此前,德国联邦数据保护专员在德国《商报》中表示,出于对数据安全问题的考量,德国存在暂时禁止使用的可能性。

更早的还有意大利宣布对的封禁。

当地时间3月31日,意大利个人数据保护局宣布禁止使用,在并限制公司处理意大利用户信息。同时,个人数据保护局开始对立案调查。意大利因此成为首个禁止的西方国家。

法国和爱尔兰的监管机构表示,他们正在与意大利讨论其调查结果。

英国也提交了《支持AI创新的监管方法》政策文件。

另据韩媒报道,三星半导体业务部门引入后,短短20天内已爆出三起机密资料外泄事故。三星称,如日后再有类似事故,可能会在公司网络禁用。

与此同时,科技界人士也对人工智能的潜在问题深表担忧。

当地时间3月29日,包括马斯克在内的上千科技大佬发出的一封公开信,呼吁暂停训练比GPT-4更强大AI系统,让其黑暗面走到了聚光灯下:泄密、散布谣言、取代人的工作、威胁人类生存。“人工智能教父”杰弗里·辛顿、特斯拉和推特CEO埃隆·马斯克、图灵奖得主约书亚·本希奥等在这封公开信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多国“封杀围剿”下

凌晨发布“安全补丁”

4月6日凌晨,在官网发布了安全方法(Our to AI ),以确保安全、可靠地为全球用户提供服务。

阿里研发的芯片叫什么_阿里研发投入_chatgpt阿里怎么研发

这份“安全补丁”中提到,从七个层面出发,来考虑系统的安全问题,即构建安全、可靠的AI产品,从实践中学习、优化、改善,保护儿童,尊重隐私,提高生成数据准确性,持续的研究和参与。

他们表示,在发布任何新系统之前,他们会进行严格的测试,聘请外部专家提供反馈,构建广泛的安全和监控系统。

而对于受众最关心的隐私问题,作出说明,称公司不会使用数据来助力销售服务、做广告或建立人们的档案。虽然一些训练数据包括可在公共互联网上获得的个人信息,但这只是希望大语言模型了解世界,而不是了解个人。

国产化道阻且长

但中国必然不可缺席

如今,深陷舆论“泥沼”,国内各个大厂对AI赛道争夺逐渐白热化。未来,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发展将会如何?

横空出世,带火了大语言模型和AIGC(即AI ,是指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生成内容),也触动了各路技术大牛的神经。从一众功成名就的大佬和技术骨干纷纷入局,足以证明这一领域的火爆程度和前景。

关于未来我国人工智能发展方向,360集团创始人周鸿祎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大模型的技术突破代表了人工智能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可能会带来一场强人工智能和通用人工智能为驱动力的“工业革命”,那么中国在该领域内必然不能缺席。

的相关问题甚至被带上了今年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答记者问时表达了对 应用前景的期冀,“我们希望,既通过科学研究、技术牵引,也通过场景驱动、用户需求,把它结合起来,使得AI不仅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国科技作出贡献,也希望从事AI研究、转化的大学、科研院所、企业自身能够有更好的进步和发展,为推动AI发展以及为国际社会作出中国贡献。”

国产化大战已经打响,我们期待国内企业发展出更高水平的AI模型,或是到新的AI领域掘金,让人工智能变得更聪明,对人类做出更加有益的贡献。

最新,阿里版大模型”通义千问”已经开始邀请用户测试体验,用户可通过官网申请。

——— END ———

#头条创作挑战赛#

© 版权声明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