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做Excel整理文章数据。
自从有了,我真的以为又多又杂的信息可以在几分钟内搞定。有些兴奋也有些忐忑,终于不用死死的一个个对数据了,终于不用死磕文案了。我的工作会不会被取代?老板会不会觉得这个太容易了?然后增加我的工作量,直到我用上了,帮我把这段数据信息整理成表格。
明明是同个妈生的,怎么差距就那么大?于是我去网络上搜了大把的教学,大家都在讲一个词:。更有创意,就用。让逻辑更缜密,就用Let’s think step by step,让思考全面。就用What are some 。确实增加了这些咒语之后出来的结果(文案)有所改变。
但好像还是不能为我所用,是不是大家把它传的太神了?所以我看了吴恩达教授的视频,要给具体准确清晰的信息,要给思考的时间,意味着我要把工作进行拆分,对拆分,人也不是一下子就处理完一项工作,只是我们太熟悉了,做的太快就忽略了自己中间做了什么。
所以我就把做Excel表变成了描述项目情况,加设定角色,加明确任务要求,加格式要求,也就是你先学习,我要你怎么做,明白了再开始做。这一次它给我的答案是这样:我可以Ctrl c trlv粘贴到Excel表格中就可以使用了。
我这才意识到如何提问变得十分重要,高效提问和低效提问。答案那是天差地别。而我们也在AI的,一次次生成当中不断塑造自己内心的答案,反复的输送给回它直至达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而所谓的几分钟就能够搞定,只是大家把已经训练好的模型给你展示出来最终的效果,却又让我们误以为就是何等神器。而网络上所有的教程咒语都是诸多好学者不断去实践拓展AI的无限可能生成的,所以掌控未来的不是AI是不断思考的大脑。
© 版权声明
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未经允许请勿转载。
相关文章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