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人工智能概念股持续大涨,虽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价异动公告提示交易风险,但难阻涨势。笔者认为,应给概念炒作降温。
综合相关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目前一些上市公司人工智能技术还比较初级,在大模型技术层面上,与境外领先企业之间仍存在较大差距;具体使用效果、应用场景与盈利模式仍在探索中,直接产生收入较少,对公司业绩影响十分有限。
是一个靠大算力、高成本,用大规模的数据“喂”出来的AI模型,利用机器学习技术,通过收集大量数据,结合训练算法、测试算法等,让计算机能够自动进行决策或预测。诺贝尔奖获得者克鲁格曼表示,历史表明人工智能带来的巨大经济效应将需要比许多人目前预期的更长时间才能实现。光拥有技术是不够的,你还必须弄清楚如何运用它。A股一些上市公司获取的数据有限,机器自我学习能力有限,且相关技术与先进企业还存在差距,应用场景也不明朗,要从人工智能技术获取利润,并不容易。
A股市场等概念炒作,跟随了境外相关概念股的炒作脚步,但有些境外公司毕竟技术已达相当高水平,股价上涨也算是有点基础,而A股相关公司基本面没有什么变化,在市场对概念有了一定意识后出现爆炒,短期之内翻几番,远远脱离公司基本面、净利润等业绩基础。
概念股适度的升温,有利于引导市场资金流向相关科技创新领域,但概念股过度爆炒,基本就是割韭菜游戏。资本投入可以不考虑短期回报,但若长期回报也不明确,投资者不计成本、不讲业绩回报的投入,很可能导致资源错配或浪费。对此,笔者建议:
一是上市公司应进行深度、充分信息披露。上市公司股价异动公告,往往会提示风险,包括未与著名公司合作、公司技术与领先企业存在较大差距等,这些信披仍然过于模糊、不够具体。建议在不影响商业机密的前提下,上市公司可以披露与先进技术差距的具体对比分析,公司未来对相关领域的投资规划,投资回报大概预测等,有了更为详尽信息,明白技术等方面差距,可以帮助投资者了解投资风险、规避风险。
二是充分发挥做空机制的作用。有效的做空机制,是抑制概念股滥炒的有效工具。比如美股市场,此前有做空机构指责“C3.ai”这家公司存在会计和信披违规行为,认为C3.ai自称“人工智能领导者”是一种基于误解的炒作,4月4日该股暴跌26.3%。
A股概念股炒作,一些主力凭借资金实力在其中兴风作浪,一些证券分析师则频频吹捧推荐概念股,有些上市公司也有主动蹭热点信息披露嫌疑。对此,既要强化监管,引导分析师证券研究报告更加客观、理性,让蹭热点信披公司、实施操纵行为的主力受到应有惩戒,也要充分引导空方基于事实表达观点和做空,从券源、到信息发布渠道等方面给空方更为宽松一点运作空间,通过多空双方的交锋,有利于股票价值的准确定位。
三是加大对投资者的科普力度。投资者认知能力、素质高低决定市场运行质量。投服中心有个职责是面向投资者开展公益性宣传和教育,建议投服中心聘请高级别专家,就市场最新热点技术在媒体作出科普宣传,让投资者提高对热点技术认知能力,从而在投资决策时更加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