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火的
是美国人工智能研究实验室推出的一种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自然语言处理工具,使用了神经网络架构,也是GPT-3.5架构。
这是一种用于处理序列数据的模型,拥有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它会通过连接大量的语料库来训练模型,这些语料库包含真实世界中的对话。这使得具备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能根据聊天上下文进行互动的能力,做到与真正人类几乎无异的聊天场景进行交流。
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一经上线,迅速在社交媒体上走红。短短5天时间,注册用户数超过100万。上线两个月,月活用户接近1亿。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引爆全球,原因在于其不仅能流畅地与用户对话,甚至还能写诗、撰文、编码。
的应用情况如何呢?一项调查显示,截止2023年1月,美国89%的大学生都用做作业。2023年2月4日消息,以色列总统艾萨克·赫尔佐格(Isaac )周三发表了部分由人工智能撰写的演讲,成为首位公开使用的世界领导人。
在大受欢迎的背景下,今年2月2日,发布了的试点订阅计划—— Plus。 Plus将以每月20美元的价格提供,订阅者可获得比免费版本更稳定、更快的服务,及尝试新功能和优化的优先权。这也被认为将加速人工智能的商业化。
同样在2月2日,微软官方公告表示,公司旗下所有产品将全线整合,除了此前宣布的搜索引擎必应(Bing)、之外,微软还计划将在云计算平台Azure中整合,Azure的服务将允许开发者访问AI模型。
搜索引擎之战
面对微软在搜索引擎中引入,谷歌、百度均有动作。2023年2月6日,谷歌母公司 Inc.宣布将推出聊天机器人“巴德(Bard)”,在生成式人工智能领域与最近大火的微软公司的一较高下。
谷歌首席执行官孙达尔·皮柴当天在博客上介绍,“巴德”起初仅供一些测试人员使用,之后再大范围推广。据美媒报道,“巴德”能用“简单到连孩子也能理解的语言”解释较复杂主题,比如外太空探索发现。它还可以执行更为日常的任务,比如为策划聚会提供建议或根据冰箱内剩余食材建议午餐内容。
对标微软公司近日大出风头的,暂不清楚“巴德”有哪些竞争优势。不过,按照孙达尔·皮柴的说法,“巴德”能够利用互联网上的最新信息“提供新鲜、高质量的回复”。
除了谷歌,百度在这方面也有动作。2023年2月7日,百度公司确认,此前流传的类聊天机器人项目名字确定为“文心一言”,英文名ERNIE Bot。将在3月完成内测,面向公众开放。此前就有媒体透露,百度计划在3月推出类似于的AI聊天机器人服务。目前,文心一言在做上线前的冲刺。
百度即将发布自家 AI
小结
微软在其搜索引擎必应中使用,谷歌宣布将推出聊天机器人“巴德(Bard),百度的文心一言也即将与大家见面,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强大助力下,搜索引擎将迎来新的时代。可以看到,类似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将可能为商业和民生带来巨大机遇,同时它也伴随着风险,面临着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