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办公
AI能总结工作进展、获取分析数据、进行SWOT分析以及整理会议核心信息
用户只需单击鼠标或简单描述对AI的需求,等待几秒钟, 365 就会按要求完成任务。
微软率先推出AI大模型接入办公平台,之后国内外各大协同办公平台纷纷跟进:
▶ 4月11日,钉钉接入阿里通义千问大模型,用户可通过简单指令调用多种高能AI能力。
▶ 4月11日,字节跳动旗下办公软件飞书发布视频,预告其专属智能助手“My AI”,微信暂无相关动态。
▶ 4月17日,百度将文心一言大模型应用于智能工作平台“如流”,提升员工在思路构建、协作沟通、方案策划和代码编写等方面的效率。
▶ 4月17日,金山办公推出具备大语言模型能力的生成式AI应用“WPS AI”,计划嵌入旗下产品。
▶谷歌在5月5日宣布向拥有账户的用户提供Bard AI工具,并已开放访问权限。
AI协同办公平台已成为云大厂的首要竞争领域。然而,这些应用目前大多仍处于特定用户测试阶段,普通用户要真正体验可能还需等待一段时间。届时,我们才能看到这些功能对真正的效率革命带来了多大的影响。
2.”美颜”体验:小而美的AI办公工具,每月仅需10美元
“AI+办公”不仅仅是大型公司的领域,也是许多中小型办公软件公司的机遇。例如、、和福昕软件等知名公司也纷纷推出了基于大模型的应用产品,以更具体的方式提升人们的工作效率。
早在2月底,就推出了基于的企业服务工具 AI,每个用户每月仅需10美元,即可享受AI辅助总结会议记录、修改优化内容、生成表格清单和起草电子邮件等功能。
推出了,一款生成式AI工具。其回复电子邮件功能备受好评,可以扫描邮件内容进行总结,并快速回复,适用不同语气。
是另一个热门的类GPT应用。用户只需将最多200页的PDF文档拖入,即可快速理解全文。它能生成摘要概括要点,并通过对话框回答用户进一步提问。
的应用场景包括:
– 学生:回答教科书、讲义和演示文稿中的问题,节省学习时间;
-工作群体:快速提取财务报告、项目业务方案书、法律合同等文档中所需信息;
-有创造力的人:从历史文献、诗歌和文学作品中发现新的见解和答案,开阔视野。
国内的PDF文件行业也出现了类似趋势。福昕软件在4月13日宣布,基于的新功能已进入部署阶段。在细分领域中,国内的一些公司也处于领先地位。例如,电子签约行业的上上签于4月23日推出了行业首款AIGC工具哈勃(),通过连续对话帮助客户检索电子签约合同,执行概览解读、重点识别、筛选标识、分类归纳等功能。
3.AI编程伴侣,让口才变成代码的魔法
不仅在通用办公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还在互联网和金融等行业的办公赛道发挥着重要作用。微软的 X、亚马逊的、华为云的 Snap、硅心科技的 XL等都利用AI大模型算法辅助程序员编程,为程序员提供强大的编程辅助工具,大大解放了程序员。
◾ 3月初:中国开发者将微软的VS Code与结合,获得AI指导编程服务,插件上线几天内就有数万次下载。
◾ 3月23日:微软旗下的推出新版 X辅助编程工具,接入GPT-4,新增聊天和语音功能,使开发人员可以用自然语言询问编码功能。
◾ 4月14日:亚马逊推出AIGC全家桶, 正式免费向开发者开放,实时生成代码建议,提高工作效率。经测试,使用者平均比不使用者完成任务的速度快57%,成功完成任务的可能性高27%。
◾ 4月17日:华为云的智能编程助手 Snap亮相,能够智能理解代码逻辑,生成高质量的代码片段,并提供实时的错误提示与修复建议。
在这一赛道,国内创企也成果初现。(硅心科技)于2022年6月推出了国内首个代码生成预训练模型产品 XL,支持完整功能自然语言输入到完整编程语言的输出,同时在3月底宣布将促进模型从百亿级扩展到千亿级。
虽然互联网领域是的重要应用领域,但垂直办公领域也存在许多接入的机会,包括金融、政府、法律等各个垂直办公领域都可能出现更多新的应用。
二、社交文娱:AI搜索引擎之后,大模型跟人“打得火热”
2月6日,版搜索引擎突然上线,给了多年统治搜索引擎领域的谷歌当头一棒,微软Bing(必应)成为了这波接入潮的先驱。
随后,在社交、文娱、影视等领域逐渐落地,在各个细分赛道和平台上与广大用户展开了热烈互动。
1.大模型嵌入搜索引擎,开启划时代产品时代
搜索引擎作为相对传统的行业,在3月迎来了划时代的时刻,全球第二大搜索引擎微软Bing接入了。这一消息引发了谷歌、百度等搜索引擎龙头以及360、知乎等垂直搜索领域的玩家纷纷透露最新进展。
AI版Bing允许用户输入最长1000个字符的问题或查询需求,并以对话方式直接提供答案或建议。例如,用户输入”最有影响力的墨西哥作家和他们的作品”,AI会整理出作家及作品列表的摘要,并提供源头链接供查阅。
这使得谷歌面临了25年来的最大威胁。2月7日凌晨,谷歌演示了基于自家研发的大语言模型LaMDA的对话机器人Bard,随后传出已退出谷歌日常业务的两位联合创始人商讨对策的消息。此外,外媒传言谷歌的AI版搜索引擎Magi将在不久后发布。
国内搜索引擎巨头百度和360也在加速与AI的融合。360集团推出了自家的大语言模型和360智脑服务。创始人周鸿祎在4月21日的内部信中表示,百度在国内搜索市场份额接近40%,将全面调动资源加大对AI的投入。
在垂直搜索领域,知乎平台于4月13日与大模型企业面壁智能合作推出了中文大模型”知海图AI”,已经应用于知乎的热榜摘要,并有望进一步应用到搜索框。
AI版搜索引擎已成为互联网巨头竞争的必争之地。虽然国内搜索引擎巨头尚未采取正式行动,但他们都明白AI大模型已经改变了原有的搜索引擎游戏规则。
2.接入社交媒体,个性化定制机器人应用火爆
发布初期,人们纷纷与其闲聊,但缺乏个性化。为此,定制化聊天机器人My AI、专业性咨询机械佛 AI、嵌入AR眼镜等对话服务开始兴起。
2月27日,推出了基于的聊天机器人”My AI”,供付费用户每月3.99美元使用。用户可以像与朋友聊天一样与其对话,但对My AI的回答范围进行了限制,避免回应辱骂、暴力、色情和政治等话题。
3月初,日本开发者推出基于的机械佛” AI”,做起了佛陀心理咨询,仅上线5天就帮助网友解决了超过13万个问题。它从佛教和心理学的角度给出建议,比如应对全球裁员潮和避免内耗的方法。
还进一步进入了社交娱乐领域,特别是在国内的微信、钉钉和飞书等平台。例如,创企弥知科技在GPT-4发布后不久推出了语音交互的趣味对话AI””。用户可以召唤私人AI助理,让它帮助回复邮件、绘画、编写代码和规划等任务。
虽然在国内受限,但类似《接入到微信保姆级教程》的付费课程仍然非常火爆,这些课程的讲师成为最早通过赚钱的人群之一。
此外,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开发了一款名为 “” 的应用,利用的自动语音识别工具 “” 收听对话。GPT-4聊天机器人会实时生成自然回应,而通过开源AR眼镜,用户可以在现实环境中了解对方的信息。
3.多模态AI:为游戏娱乐和影视创作带来效率革命
游戏和影视是生成式AI应用的理想领域,而多模态AI有望在这两个领域引发效率革命。
在游戏领域,3月中旬,推出了基于的聊天机器人Clyde。提供实时回答用户的问题、发送Gif动图、推荐音乐等功能。
此外,还计划推出基于技术的内容过滤器系统 AI和助用户捕捉错过对话的内容服务 。据称用户数据不会被用于训练模型或改进模型,但具体应用情况仍待观察。
在国内,一些动态也开始出现。米哈游,创作《原神》的公司,计划与大模型创企进行新一轮融资。腾讯的AI Lab已将AIGC技术应用于旗舰游戏《王者荣耀》,许多游戏公司也在招聘AIGC工程师和美术设计师。
在影视领域,Adobe于4月发布了一系列新的AI功能,宣布视频创作应用 Pro将支持类似编辑文字的处理视频功能。这是继上个月发布AIGC创作功能“萤火虫”后的最新动作,预计将在5月上线,有望引领影视创作领域的革命。
国内企业也在积极布局,计算美学是清华大学孵化的科技企业,已推出全球首款商用视觉设计数据集,旗下产品包括AIGC生产力工具”画宇宙”和智能设计引擎”图宇宙”,未来还计划推出AI设计创意平台。AI大模型正逐渐影响着人类艺术,就像自动驾驶对交通行业的影响一样。
游戏和影视都属于多模态领域,涉及文本、音频和视频设计,对大模型技术和工程化开发能力有更高要求,因此技术落地需要更长的时间线。
那么今天小编先和大家分享到这里,下一期,咱们会继续分享在商业营销和家庭助理两大类技术的应用分享。
犇赋汇教育
犇赋汇教育
数字营销人才产业孵化
人工智能
新媒体
直播电商
跨境电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