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我们普通大众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此类的通用人工智能到底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不管的出现是不是一个划时代性的革命,它肯定是改变生产力的革命。所以,你对它的感知,直接决定了你未来的命运,决定了你未来的收益。
今天凌晨, 发布了多模态预训练大模型Chat GPT-4。
GPT-4 实现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飞跃式提升:强大的识图能力;文字输入限制提升至 2.5 万字;回答准确性显著提高;能够生成歌词、创意文本,实现风格变化。
还有很多一系列的提升,总之一句话AI就是很强大。
当下最火、最有潜力的概念非莫属。
它是由一群科技领袖,包括彼得·泰尔(Peter Thiel)、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等人创办的公司推出的(聊天机器人程序),它一经推出,几乎一夜之间就火遍全球,2个月来它已经拥有1亿月活用户。已成为历史上增长最快的消费者应用程序。因为它带有逻辑性的流畅对话和交互能力,这让很多人意识到一个跨时代的人工智能时代即将到来。
今年开始,趋势已经十分明显。
从科技投资角度来看,投资了爱彼迎、的埃拉德·吉尔(Elad Gil)提到说,我们正在从只有大模型的时代,转向工程和应用更多的时代。这一波AI创业浪潮的人才库将发生转变——将由博士和科学家转变为以产品、用户界面、销售和应用程序为中心的构建者。
预计未来几年,将有大量以产品/应用程序/UI为中心的创始人涌入该领域。
的确,不只是王慧文一人,互联网大佬们对于这股新趋势,早就坐不住了。
就在前天,周鸿祎和张朝阳的对话里就透露,360不会放弃对这项技术的追踪。
红衣教主直言,如果企业搭不上这班车,很可能会被淘汰。
2月14日当晚,智源副院长刘江宣布加入王慧文,“一辈子才能遇到一次的机会,千万不要错过!”——刘江在朋友圈激情发言,大家都跃跃欲试,也不怪王慧文盯上这杯羹。
同在智源的唐杰,手握大模型与清华团队,也有心下场。
在他们之外,还另有三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高人。
一人是沈向洋,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前院长,学术能力超群,桃李遍布天下,是中国AI领域的“一代宗师”。
一人是张宏江,智源研究院的院长,同时也是美国国家工程院的外籍院士,在学界和工业界都声名远扬。
一人是陆奇,曾在雅虎、微软、百度身居要职,不论是学术研究,还是将其转化成产品能力,都是一流水平,在这场竞赛中也被寄予厚望。
群雄逐鹿,必有一番激战。在这“乱世”之中,谁能最先突围?我们有待观望。
对于我们普通大众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在世界工业革命化进程中,从蒸汽机时代,到后来的电器时代,再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信息化时代,如今已经进入第四次革命性历程——人工智能时代。虽然人工智能已经被说了很久,其发展进程也一度缓慢,甚至被很多资本人士解读为“要凉了”。但由于的横空出世,人工智能新技术再次被各界广泛关注。现在大家都在搞智慧景区,在将来部分工作被替代也是极有可能的。
作为一个人工智能的大语言模型, 它到底可能做多少事情?据我们了解,
第一,它可以跟人进行实时对话,及时回答人类提出的很多问题。
第二,它可以理解上下文,实现连续对话。
第三,它可以撰写和修改计算机代码。
第四,这可能也是更可怕的,它能编写文案、脚本、大纲,还可以策划。
第五,它能快速生成新闻报道,创作诗歌。
等等……
当然,它在当下不是无所不能的,但却可以一直优化、学习和进步。想一想18世纪的蒸汽机,还有19世纪电力的出现和应用。接下来,可能会像水、电这样的东西,无孔不入,成为人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国内你看到有一些人因为不科学上网,他们没有越过去墙,就能直接使用。其实这可能就是一个假的应用程序。好多人能用它,是因为中国有一个简体中文版的接口,它的反应速度可能会比较慢,海外正版的的运行速度是比较快的,甚至于趋于完美。
此类的通用人工智能到底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有人举例说,未来你在网上购买一件衣服。你只需要对着说一句,帮我买一件春天穿的衣服即可。整个购物流程将不再需要你全程参与,你只要把你的意图爱好告诉人工智能机器人,他就可以帮你解决后面的所有事情。哪怕最后你的衣服快递到了你的收货地址,你如果不喜欢,你也只需要告诉人工智能,你不喜欢,让他给你换一件。人工智能,可能还会跟你说一句:主人,对不起。
不仅仅购物,就算你有其它方面的需求,比如说要交个朋友,炒个股票,想出去旅行,学习一个新语言,或是想找个工作……所有的这些在生活中你遇到的衣食住行,吃喝玩乐
目的事情,你的人工智能助手都能帮你解决。同样,如果最后的结果不满意,你的人工智能助手会随时给你另外的选择,持到你满意为止。如果你还不满意,人工智能助手还会跟你说:主人,对不起。这样一来,我们与机器的交互就切底改变了原来的思路。
不管的出现是不是一个划时代性的革命,它肯定是改变生产力的革命。所以,你对它的感知,直接决定了你未来的命运,决定了你未来的收益。
能替代哪几大职业?
近期我都在恶补相关的信息,特别高深的底层技术我是看不懂,由它生成的文案我认真拜读了,应该说是非常震惊。还记得无论是大学还是研究生毕业时写的那些论文和报告,我们几个月的努力都未必会比它几秒钟的生成更好。
就框架和逻辑的严谨性、数据的完备性和优化来说,人类绝对干不过经过深度积累和学习后的AI,我看到一个未经证实的数据,大概是说现在国外大学的学生已经有80%多的论文在通过的帮助完成。这点我完全相信,而且相信越到后面这种习惯会越习以为常。就像我们今天查询信息还有多少人真的会去图书馆里自己翻书去查,还不是大多就是百度一下?
问题来了,如果这样的工作AI都做得比我们好(这些工作从前就叫分析师、研究员、咨询师、商业顾问、公关顾问,好像都需要高学历、高智商,都属于高级白领范畴),那我们人类还能做什么?
一位清华的教授跟我说,他研究过人类的语法和逻辑,其实真的没有想象的复杂,被AI攻克是迟早的事,别以为AI只会写格式文章,诗歌、小说、音乐、绘画都可能被AI完成,作家、音乐家、艺术家一样可能失业。你看证券交易员这个职业的消失,你看AI在棋类运动里碾压式的表现,就知道前面所言并非耸人听闻了。
首先,可以替代好多初级和中级的智力工作者。原来大家都说机械时代来了,就能代替蓝领工作者。现在代替的是白领工作者,这个事情是很可怕的。因为白领工作者做的一些简单的信息收集,以及所需要的一些简单的思路,简单的逻辑,真能做到,而且它还比多数初级和中级的智力工作者做的好。
所以这个事实是挺绝望的一个事,大家还是得面对现实。特别是好多普通的白领工作者,他们可能会面临一个重大的挑战,而且这个挑战是不可逆的,因为你的工作一旦被替代了,你的工作就永远拿不回来了。而且这个工作不仅拿不回来,还会一直这样持续下去,甚至你还会被它越抛越远,最后,你连学可能都学不到。
智力工作者分好多种,有初级和中级的智力工作者,也有高级的智力工作者。高级的智力工作者在面前暂时是还可以有自己的市场。但是普通的智力工作者可能就没那么幸运了,比如,一般的文员,一般的文案编辑者,十有八九会被代替代。这个东西就像 AI人工智能电话替代人工电话客服一样,AI人工智能电话可以实现真人语音互动,这就是一个很现实的逻辑,大家一定要高度重视。
所以,如果你现在还是一名普通的白领,你的收入不高,你扔在人群中就会被淹没,或者公司有你没你作用不会太大,又或者很多时候你可能所谓出勤不出力,上班的时候,你用心干跟摸鱼干,效果都差不多,可能正在奔着你的工作岗位过来。
对而言,普通白领的文职工作,教培工作,以及简单的文案编写,简单的镜头脚本,原来这种有一点点智力门槛的工作,都会被它碾压,而且以它的进化速度,只会做得越来越好,这是一个很关键的问题。这是我们讲的第一个有可能会被替代的行业——替代简单的脑力乃至中级的脑力工作者(智力产业)。
技术的变革,生产力的进步,带来的是生活逻辑的变化
其次,会影响到你的社交。比如,我有一个做投资人的朋友讲过一句真话,他觉得以后很多朋友都可以不要了。比如原来他可能认识一些媒体的朋友,认识法律界的朋友,还认识一些餐饮界的朋友,这些人脉所拥有的基本常识或者不是特别深的知识,都可以替你解决。而且你问越多答的也就越多。不管你的问题是国际的,还是国内的,它都能有头有尾地给你回答出来。
事实上,越是有知识门槛,越是需要大数据处理,需要大量信息梳理分析的工作,都能干得特别好,这也是电脑的优势。
我的这位投资人朋友的理解就是,假如一个专业人士,假如专业知识能达到的分数是10分,那么平时那些专业知识在6分以下的人,可能你就都不需要再去交流了,因为这类问题就可以直接帮你解答,而且不会比6分差。这个事情对大家来讲是一个很扎心的事。很多在甲级写字楼的人,表面看上去西装革履,还彬彬有礼,但殊不知这些人的价值已经岌岌可危了。因为又不怕加班,也不用请假,又没有情绪, 还24 小时任劳任怨。而且你问的越多它能回答的越好。
这个时候,你的很多朋友的作用价值就不会那么大,你的社交的方式跟着也会发生改变。所以,你的社交定位也可能受到一个巨大的挑战。
另外,还会影响公司的整个商业模式,这也是一个更实际的问题。不管你原来涉及的人力密集型产业还是智力密集型产业,当你受到必然挑战之后,你原来的不可替代的价值也会变得松动和脆弱。原来别人对你专业的信任里面所包含的微妙的联系也会发生变化。
再者,还会对社会心理产生很大的变化。比如,原来我们的教育教给大家的是,背下来多少首古诗,让大家记住多少地理知识、历史知识,但现在你会发现记住这些东西好像已经没有意义了。因为你只要用一问,所有的答案都能找出来。对于一些基本不需要人类进行太多深度思考的知识的学习已经变得特别容易,而且人类对这些基本知识的学习过程也大大缩短,其实这同时也是一个进步。
我们不仅从职业的角度讲,的出现对人类职业的影响,是一个让人很绝望的变化趋势,在这里面大家会问,哪十类人最容易被替代?很多人会说容易被替代的有文员、广告设计者等这些都会有。但它又不仅仅是这些东西,它里面真正受影响的是整个逻辑的变化,因为人一定是有一个盼头,有一个发展的方向。
比如,很多人经常很痛苦,很绝望自己什么时候退休,自己的工作是不是可以做到老?以前大家觉得它可能就是体制的问题,被分配到体制内的工作,你就能干一辈子。但没想到现在已经变成一个技术来给你革命了。原来你可能觉得,自己干个工作,是不是可以混水摸鱼地熬过去,但现在有这个想法还真不太行了。
技术的变化,首先给人类会带来压力。我们不能用“好”与“坏”去判断它的变化。但就目前而言,这个变化比以前来的更猛烈。因为现在已经有一些岗位比如,电话销售员、客服、仓库工人、出纳、运营、财务,收银等都面临着被人工智能替代的压力。而且这些简单的工作内容在没有之前就已经受到压力了。
越是标准化的工作,越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因为AI越能听懂你的需求,它就越能做出相应的反应。将来越是标准化的工作,人类就会越绝望。比如,在香港,一个洗碗工月薪 1 万多人民币,但现在一个洗碗机器就能把所有洗碗工能干的活做了,甚至比洗碗工做得更多更快更好。虽然它的代价可能比较高,但是对于大型餐厅的标准化要求,洗碗机器省下来的人力成本,餐厅老板依然可以接受。
另外,包括生产线的质检员、快递员、分拣员、销售员、市场研究员、保险理赔人员、消费者贷款受理人等。越是简单又容易做的工作,越容易被人工智能替代。
比如,可能有一个最近大家没有注意到的现象,很多人都收到过很多给你发放贷款电话,将来这些电话推销的工作都可以被AI取代。所以,如果还在做电话推销、做普通的金融服务,你还是要抓紧转行。因为所谓的金融服务,它就是对服务对象的信誉审核,资质审批,这些都是可以用智能机器的东西来替换的。
除此之外,一些记账员,财务分析师做的简单的财务报告都是可以被人工智能替代的,甚至很多投资人员做的所谓量化交易,它都是能用电脑系统来解决的。所以,财务工作者会看财务报表已经不是一个技能了,来了之后,它不仅比你读的快,它提取的数据也一样,很多看上去是门槛的事情都会被摧毁。
那么,未来还有什么工作不会被替代?作为长远的职业规划,我们该如何选择?你的答案是什么?你的职业安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