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不断更新迭代,舆论热度有增无减
的横空出世,令深度合成技术变得世人皆知,其所到之处也掀起舆论热潮。
最先进入大众视野的是以GPT3.5为核心数据集的版本,作为一款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不仅能够回答简单的问题,还能根据用户的需求编写论文、编程、针对不同行业制定销售计划等。
所带来的影响是革命性的,对此,各大UP主纷纷推出相关视频,通过网民发布的弹幕及评论不难看出,舆论对褒贬不一。有的网民认为今后的工作生活会更加智能,部分网民认为自己的岗位会被取代,人工智能是否会产生意识也成为了网民热议的焦点。
(制作:法治网舆情中心 数据来源:以“”“改变”“岗位”为关键词,在哔哩哔哩搜索热度较高的视频,选取近6000条弹幕及一级评论,对所选数据进行NLP分析,将出现次数最多的词语规定为100,以该词语为基准对其他热词进行等尺度放缩)
北京时间3月15日凌晨,发布了的最新版本——GPT4模型。GPT4在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上均超过了,其可以解答无法回答的问题,同时还可以对图片进行解析。
面对实力“更进一步”的GPT4,网民再次展开热烈讨论。在网民对更新速度如此之快的感叹之余,“AI将会取代”人类的声音愈发明显;但也有网民表示,面对技术更新,我们应该“尊重技术,拥抱变化”。
(制作:法治网舆情中心 数据来源:在哔哩哔哩一则关于“GPT4会颠覆现有工作流”的视频中,选取超过10000条弹幕及一级评论,对所选数据进行NLP分析,将出现次数最多的词语规定为100,以该词语为基准对其他热词进行等尺度放缩,并选取每个热词对应的舆论做可视化分析)
《法治日报》发文称,的火爆背后暗藏法律风险隐患。人工智能在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乐趣、提供便利的同时,其信息真伪、知识产权等法律风险也愈发受到关注。另一方面,不少人盯上了其热度想“搭便车”牟利,出现了大批“山寨”产品和账号转卖行为。
2022年出台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中已明确要求,人工智能的算法应当坚持社会主义主流价值观,不能利用算法危害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和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今年1月10日起施行的《互联网信息服务深度合成管理规定》中也明确,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利用深度合成服务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信息,不得利用深度合成服务从事危害国家安全和利益、损害国家形象、侵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经济和社会秩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等法律、行政法规禁止的活动。
参考资料:
网信办:专家解读|规范深度合成服务 营造风清气正的网络空间
清华大学:深度合成十大趋势报告(2022年)
人民网:人民网评:依法管理深度合成服务,维护清朗网络空间
法治日报:火爆背后有何法律风险?
新京报:数读|上线2个月月活跃用户数量破亿 什么是?
新京报:GPT4发布 功能强于 还能识图和角色扮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