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这款工具甚至可以取代那些工作是重复阅读和总结的初级律师。
所以不难理解,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的确可能会导致多达20万刚刚失去工作的高薪码农(技术人员)岗位,全部或部分被机器取代!
有强烈的迹象表明:随着人工智能逐渐进入我们的日常生活,这恐怕是必然要发生的事情了。
即使在宣布裁员的同时,扎克伯格也表示,公司 “最大的一项投资是推进人工智能,并将其构建到公司的每一款产品中。”
谷歌刚刚在其工作场所协作工具中添加了人工智能写作的功能——甚至可以根据几个单词生成一封完整的电子邮件!据悉,微软也将在办公应用中推出类似的功能。
这些不同的研究都指向了一个结果人工智能工具,会让人类变得更有效率。
微软和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在2月份发表的一篇论文中表示:使用人工智能的开发人员完成任务的速度,比没有使用人工智能的开发人员快55.8%.
另一篇论文则表示:配备的专业人士可以“通过自动化的工作方式,处理工作中乏味且烦人的部分”,如此以来,“他们就能更快乐地、更高效地完成工作”。
当然,部分人保持十分乐观的态度,他们认为:放心好啦,这只是单纯地强化了工作方式罢了,人工智能工具不会取代人类。
沃顿商学院教授Ethan 在推特上举了另外一个例子:1950年,美国人口普查中出现的270个工作岗位中,只有一个被自动化淘汰了,那就是:电梯操作员。
Ethan还认为,公司管理者不太可能很快地完全用AI替代人工团队。因为这并不是一个低风险的选择。
Ethan
“大公司在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上纠结不已的一个很重要原因就是:经理们对风险过于敏感。”
最有利的情况是:留下员工继续工作,让他们使用等人工智能工具作为辅助。即便如此,这也排除了那些不具备使用技能的普通员工。
以总部位于日本东京的初创公司为例,据报道:该公司正在强制使用等公司生产的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
显而易见,那些具有高重复性的工作类别,已经处于危险之中了。
刚刚发表的一篇研究论文,便探讨了等人工模型对工作的影响。论文中总结称:最容易受影响的行业是法律服务业、最受影响的职业是电话营销。
如果机器可以更精准且拥有无限储存容量,为什么还要花钱请人来做这些死记硬背的工作呢?
回到文章开头讨论的码农,就目前来看AI要代替码农固然是不太可能的,毕竟AI本身也就是一个程序,也是一串代码。如果它们能在没有人去提出需求的情况下自己开发自己、自己修复自己、那它们不就能自己创造自己了?除非真正的机器“人”出现,否则AI也是在简化程序员编程的层面。
AI代替码农这种说法,无非是基于其能大大提高效率,减少类似于CV式程序员,当效率提高、需要的人就相对要少了,需求减少,那么固然有一批程序员就要面临失业被替代了。
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的一份报告预测:截止2025年,机器将取代8500万个工作岗位——因为是一种相对较早的具有公共界面的人工智能迭代,已经可以写诗、构建工作申请、创建网站等许多其他任务。
那么,你现在的职业,
处于这种“危险”中吗?